2月2日,大年初二,按照西府风俗,又到了闺女们回娘家的日子。
这一天,宝鸡高新区八鱼镇淡家村潘菊萍老人乐得合不拢嘴,两个女儿女婿回来了,小儿子王乐帮衬着忙前忙后,张罗了一桌好饭菜,全家老小其乐融融。
待到收拾杯盘,老人却收了笑容,颤巍巍地拿出5张泛黄的纸递给儿女,指了指墙上亡夫王栓强的遗像说道:“年前我打扫屋子,在旮旯里寻到了这几张老账单,都是你大1997年拉下的债,28个人8000多块哩,咋办?”
儿女们轮流拿着账单,细细看起来。王乐斩钉截铁地向母亲承诺:“没啥说的,父债子还,我还!”
翻开这笔老账,一段尘封25年的往事扑面而来……
拿着拍摄有账单的手机,马课课对王乐一家赞不绝口
25年前欠下28人8000元工钱
1997年夏,宝鸡县(今陈仓区)县功镇212省道改建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之中,王乐的父亲王栓强在这里包下一小段工程。
搬石头、夯土方、铺水泥……那一年,王栓强带着姚春宝、姚三成、姚岁成、马课课等几十个当地人,吃在工地上,住在帐篷里,起早贪黑地干活。
“一天12块,伙食费2块,和老王说好了,干一天开10块钱工钱。”姚春宝老人回忆,“老王人不错,也能下苦,但工地上伤了人,他还是把这活干赔了。”
姚春宝清楚地记得,一块西瓜大的山石从土崖上滚落,砸伤了一个农民工的腿,王栓强是包工头,出了不少钱,这工程算是“稳赔不赚”了。更让王栓强没想到的是,工程结束了,工程款却迟迟不到位,他缠来磨去,只讨到了30%的工程款。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老王慌了神,随他一同干活的二三十个农民工也没了主意。王栓强忙将讨要到的工程款按比例发了下去,工钱却还差得远。一天天亮,农民工们发现,老王悄悄走了。
马课课清楚地记得,老王走的那天,大家伙气不打一处来,有人骂骂咧咧,有人垂头丧气,更有人撂下话:“这个包工头家在八鱼镇淡家村,他跑不了!”
农民工们聚在一起对账,发现王栓强足足欠下姚家崖村和宋家山村28人8000多元的工钱。这在当年,可着实不是一笔小钱。
遭遇变故欠债人不幸病逝
老王不是不想还账,而是真没能力还账。一个“穷”字,让气势汹汹来到他家里讨账的农民工们,都说不起“硬话”来。
“去要账的时候,听村里人说,王栓强人是勤快人,可日子过得不顺当,拉了不少人的债哩!”姚岁成清楚地记得,他们几个讨债人结伴来到王栓强家时,看到他家土墙老瓦青苔斑驳,屋墙缝隙招风透光,“那光景,没法说!”
“老王家两个小闺女穿得破破烂烂,娃她娘怀里还抱个一月大的娃娃,一家人在淡家村借了间土坯房过活,你说,这账咋要?”姚三成回忆道。
姚三成等人远道而来,老王家认账,但是恳请大家“缓一缓”。姚三成记得,老王家还下了面条招呼他们,只是那面条“缺盐、少醋、没菜”。
姚家崖村的农民工走了,宋家山村的农民工又来登门了。
王栓强欠下宋家山村十几个农民工的工钱,村民冯存娃和谭秀梅也搭着班车来要账了。来到王栓强家门外,谭秀梅的心先凉了半截:“满村子都是砖房,这家人还住在土坯房里,看样子这一趟是白跑了。”
进门略待了一会,谭秀梅就打了退堂鼓,撂下句“有了还,没了算”,摇着头走了。
欠的债是根无头刺,藏在肉里扎死人。债主走马灯一样登门,王栓强只能“躲”,尤其是年关,那真是年年过关。
为了还债,王栓强打零工、做小生意,成了村里公认的勤快人。然而,老天爷似乎仍在考验他还债的恒心。2011年,王栓强的老伴潘菊萍身患重病,连续做了两次大手术,存折归零,东拼西凑,留住了老伴的命,却留不住多年的积蓄。
贫困,像日出日落一般恒定。2015年,老王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的帮扶,让这家人日子逐渐有了起色。谁知2018年王栓强又突然查出身患癌症,才56岁的他瘦成了一把骨头。临终前,王栓强把老伴、儿女叫到床前交代道:“县功镇那边,我还拉着债哩,得还……”
现如今,王乐在我市一所学校餐厅内打工
5张老账单彰显诚信本色
王栓强去世了,他的儿子王乐也长成了小伙子,还远赴西藏当兵。这家人踏实肯干,也在2019年摘掉了贫困户的“穷帽”。然而,这些年王乐却一直没法实现父亲的遗愿,原因很简单,“县功镇大了,欠谁家的,不欠谁家的,我咋知道啊!”
王乐退伍后,他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件事,直到母亲潘菊萍今年大年初二拿出那5张老账单。
“我大的债,天经地义该我来还。”王乐今年25岁,尚未娶妻,他决定用退伍费来帮亡故的父亲还上这笔25年前的债。
2月12日下午,王乐和家人到银行兑换好零钱后,一家人驱车来到了县功镇。
在宋家山村(如今已合并至县功镇陈家咀村),王乐一家在村中逢人就问,终于找到了账单上的14个人,很顺利地把钱还给了他们,只有一个曾居住在宋家山村叫李晒麦的甘肃人,他们久寻不见,只能先赶往姚家崖村。
天色将黑,在姚家崖村路边,王乐下车询问一位路人。
“叔,你好,我打听个村里人。”王乐说道。
“找谁,有啥事?”路人问道。
“我是来还钱的,从八鱼镇来。”王乐回答道。
“八鱼镇,得是姓王?……”路人疑惑地问道。
这位路人正是当年随王乐父亲一起干活的农民工彭林栓。说清来由,王乐拿出那5张发黄的老账单,“叔,我还得在咱村找到姚春宝、姚三成、姚碎(岁)成……”
泛黄的账单上,记录得清清楚楚——“姚春宝264.4元;姚三成86.8元;姚碎(岁)成234.9元……”
在彭林栓的帮助下,王乐一家在姚家崖村找到了账单上的13个债主。王乐双手递上欠款的同时,都会深鞠一躬:“拖欠长,愧歉了!”
25年过去了,这些债主如今大多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一天,他们高兴极了。
66岁的姚三成看着王乐笑道:“哈,你就是我当年上门讨债时,那个怀里抱着的月龄娃娃?来了就在家吃饭,喝两盅!”
75岁的姚春宝握着王乐的手说:“娃娃,25年了,诚信比金子都金贵哩!”
元宵节那天,王乐专程去祭奠父亲。擦拭墓碑后,他侧坐下来,和父亲说起心里话:“大,那笔25年前的老账,你别挂心了,就剩甘肃人李晒麦的债了,咱家欠他189.2元,县功的乡亲们也帮忙留心着呢!一有消息,我就去还上……”(石宝军 孙海涛)
评论:诚信之树长青
一家脱贫户,凭啥如此“执着”于一笔25年前的债?他们的诚信之举为何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因为这家人用平凡的行动默默践行了诚信做人做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诚信”二字,对于这家人来说,是一种信仰、一种骨气、一种尊严,这与时下一些人做生意掺杂使假,遇事逃避责任、不敢担当的处事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25年,按照“人死债入土”的老说法,或许债主们早已将欠条束之高阁,然而,这家人却专程一一查访,上门还债,不得不说,这正是“一诺千金”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百姓要富裕,哪一样都离不开“诚信”二字。
正如泰戈尔所说,“信用的坠地,就如打碎的镜子再不能重圆”。诚信的载体在哪里?在内心。从这家人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诚信”二字,与身份、学识、财富都无关。这件事最特殊的地方在于,他们以一颗朴素的心守住了很多人早已淡忘甚至是遗忘的内心净土,令多少“老赖”为之汗颜,多少债务“疙瘩”为之顺利解开。
诚信,是一棵会开花的大树,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修身律己、严以立信的守信者注定会为社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愿诚信之树长青。(孙海涛)